公辦民營學校治理結構之研究--以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為例
引自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2FGU00583013%22.&searchmode=basic
一九九○年代以來,對於政府部門而言,是一個治理模式變革的年代。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政府改革運動的持續力和影響層面是歷史上少見的,驅動其改革的相關理念雖有其脈絡可循,且已經浮現出若干明顯的新治理模式。可惜的是,此一政府改革浪潮雖然有著許多不同而動人的稱號(如新公共管理運動、政府再造運動等),以及眾多令人目眩神迷的改革策略(如組織精簡、簽約外包、顧客導向的服務理念等),但絶大多部分僅為順應「分權」及「解除管制」時代的來臨和企圖師法市場服務顧客,強調競爭和績效產出。對於深具使命意義的第三部門或著墨不深或僅探討董事會權力運作情形。邇來,由於政府規模精簡的壓力和社會活力的釋放,促使政府將較不具公權力之公共事務委外經營,便利了各類型非營利組織的興起,卻也因此改變了整個社會的面貌。各種基金會或組織以其特殊的使命文化在各領域中各勝擅場,其治理結構在政府和市場機制交織影響下,每每產生了新的型態模式,惟此一領域之相關研究卻極為貧乏。
本文即是探討政府部門以公辦民營方式委由教育性財團法人以特許學校型態辦學,會形成何種組織架構?其權力運用情形如何?個案如何在深負信仰意涵的華德福教育為哲學思想架構下,結合社會運動者、教育工作團隊、理念認同家長來達成其教育理想,並探討其在特殊組織文化下所形成的治理結構(包括對內治理和對外聯結),及其在公民社會和教育場域間所代表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