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du.tw/people_join.aspx?people_join_sn=9&pages=0
針對上述問題分析,茲提出下列解決策略,以供參考:(引自 http://www.edu.tw/people_join.aspx?people_join_sn=9&pages=0)
(一)教育行政組織再造層面
1. 有效尋求法令解釋途徑以釐清權責
(1)中央與地方教育之權責,建議修訂教育基本法。儘管目前已有教育基本法,但在此部分仍屬大方向之規範性質居多,若能另訂辦法進行細緻之說明,則中央與地方將有所依循。
(2)教育制度的概念應再予以澄清,若依憲法規定,教育制度劃分由教育部執掌,則按理其他非教育制度部分,理所當然該歸屬於地方,但目前並非如此。因此,侷限於教育制度之字面規定,在定義不明下易陷入進退維谷之窘境,應加以通盤檢討。
2. 適切檢討現行教育行政組織功能
教育部配合行政院之組織調整與改造時,應回應社會需求與發展取向,訂定合宜之組織架構,以創新性及前瞻性視野整併或精簡不合現代所需之單位,以發揮教育行政組織之功能。教育部除了社會教育司明顯掌管社會教育等相關業務外,如中等教育司、國民教育司、高等教育司、技職教育司等,基本上均是與學校教育相關,若以終身學習社會觀點來看,實不宜以學習階段劃分司處,這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OECD)中亦少見類似之設計。
3. 強化中央層級教育諮詢委員會功能
建立良好的諮詢制度,應整體規劃與重點分化,因此中央層級教育諮詢委員會宜再統整,藉此統一事權與強化諮詢效率。教育部目前已有許多具諮詢功能的委員會,應評估原先諮詢委員會,並將其統整。
4. 成立專責研考單位
(1)從實際運作需求來看,教育部應有自行管控計畫、執行與考核的機制,並於司處層級成立研考單位,以確實掌握部內各相關計畫之進度,增進執行效率。
(2)地方教育局處之部分,亦應考慮在人員編制允許下,成立研考之科室,就縣市層級之教學與研究計畫推動,進行通盤之管考措施,展現教育行政的專業發展。
5. 落實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功能
配合未來教育基本法之修訂,確認地方教育行政需求,明訂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功能,同時宜避免政治過度介入。
6. 提升教育行政人員專業能力
(1)未來之教育行政人員任用,應配合修訂相關考選法規,比照醫護或社工之其他專業,針對專業資格予以有條件的限制,鼓勵有志從事教育行政之人員,能具備與教育相關背景之學經歷資格。
(2)地方教育局處之行政人員,應比照中央任用之專業要求,並適時提高職等,並制訂具體之獎勵進修辦法,以提升基層行政人員之專業能力。
(3)鼓勵教育行政人員多與民間機構交流,學習多樣之創意與計畫設計能力,提升教育行政單位自主與反省之政策知覺,並透過提供多樣之誘因來提高地方教育經營之績效。
7. 建立教育專業治理機制
(1)因應分權趨勢與教育專業事務日益繁雜,中央可考慮設置課程發展委員會,地方教育局處則可重新思考國民教育輔導團之定位與組織型態,整合其他相關任務編組,轉型成為專責性之教育研究發展單位,賦予法制地位以統籌縣市教育總體發展計畫、教師專業發展與相關研發與培訓工作,以建構教育永續發展之機制。
(2)訂定「教育視導法」,規範行政督學與課程督學之成員資格、任用方式、職權與在職專業培訓,惟有透過完備的教育視導法規範、賦予其法制性的地位,才能發揮視導功能。
8. 成立區域性之教育資源與行政策略聯盟
以區域為單位進行跨縣市合作,例如視導部分,在目前視導科目繁多、縣市教育督學人數過少情況下,即可進行鄰近縣市督學人力合作,以策略聯盟方式,發揮合作的功能。又例如教師在職進修,若要在每地設立一個教師在職進修中心顯然不切實際,因此可採取合作方式來設立,以便資源共享。
(二)關於教育人力運用層面
1. 確認常任文官與約聘僱人員之法定編制與配套
(1)年底縣市升格與合併後,勢必衝擊現有之教育人力配置與應用,因此,對於此變化應有整體之規劃,重新確認從中央到地方之常任文官與約聘僱人員之編制,並減少調用教師支援辦理教育行政業務之作法。
(2)宜善用退休教師或其他因時、因地制宜的配套措施,替代經年來以徵召合格教師方式,辦理與教學無關之行政業務,並應進一步思考教育人力與民間(退休)人力如何形成伙伴關係。
2. 善用勞務外包與委託授權
(1)目前英美等國無論對於中央或地方之教育行政業務,均有依其性質而委託慈善團體、學術機構或民間公司辦理的現象,我們在評估教育行政工作負擔過重的同時,可適度參考英美國家之作法。
(2)民國99年底相關縣市進行合併後,部分之縣市或地區將因為資源的重組而呈現邊緣化之慮,在教育行政業務並未相對減少下,若能從勞務外包與委託授權之角度思考部分教育行政之工作分配,則或可彌補人力與資源之不足。
3. 研擬提升地方教育行政人員職等
(1)透過相關人事進用法令之修訂,提升地方教育行政人員之職等,與擴充其升遷管道。
(2)建立中央與地方基層教育行政人員之輪調與工作互動,加強教育行政人員之專業溝通與職務認同,以提升其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