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不開這三顆石頭 十二年國教注定失敗!
近日,被公眾討論的沸沸揚揚十二年國教問題,充滿許多矛盾、衝突。十二年國教在政策定位上,定義教育是國民的權利而非義務,將「聖賢才智平庸愚劣」都拉在同一線上,並推動社區高中;但若想推動社區高中,就得讓高中職更加優質化,以便使均質化策略更加完善,然而,教育部在編列預算時,大部分的金額是用於免學費政策,讓各高中優質化、均質化的編列預算只有13%左右,如此的政策品質的確讓人懷疑。
多年來教育改革多半將降低學生升學壓力視為改革首要目標,然而經歷多次的教育改革,學生的升學壓力卻未見改善,為了升學而補習的情形反而更為普遍。而十二年國教政策中的超額比序制度,更有可能使學生壓力增大,原因在於所有縣市的學校基本上都會將在校成績、國中會考,英文聽力、數學等學科納入進校門檻,此外,學生還得培養體適能、課外活動,唯有如此才能在超額比序中勝出。
關於教育難題, 教育宣導者Geoffrey Canada以美國的教育體系提出幾點看法。
Geoffrey Canada:「真正能讓國家安全的方法,是讓下一代準備好,讓下一代能繼續發揮他們的天賦、掌握趨勢,讓他們能成為國家的領導者,領導思維。」
科技正在前進,情況似乎有所轉變,但為什麼教育仍沒有達到眾人想獲得的效益?Geoffrey Canada認為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原因一:學力測驗難以評估
原因二:骨子裡仍是舊體制的教育「錯施」
原因三:自私的知識傳播
Geoffrey Canada:我們花這麼多錢,得到了什麼?
當整個國家都關注於某件事時,我們眼也不眨的就花掉幾百、千萬元,卻難以知道金錢所換得的結果是否平衡,就如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更容易用大筆的金額去買取安全。事實上,安全,除了是整個國家的國防問題外,也與教育息息相關。
面對教育所衍生出來的失敗,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創造一套策略來輔導、幫助及支持他們,在觀察社會動向,思考教育措施時,同時更可以培養一套鼓勵的方法,對學生說:「你辦得到!或許很難,但我們不會讓你失敗。」每個家庭的孩子們都有學習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好的體系應無貧、富之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