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項目反應理論 Item Response Theory

項目反應理論



IRT理論英語Item Response Theory)又名項目反應理論,是一系列心理統計學模型的總稱。IRT是用來分析考試成績或者問卷調查數據的數學模型。這些模型的目標是來確定的潛在心理特徵(latent trait)是否可以通過測試題被反應出來,以及測試題和被測試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目前廣泛應用在心理和教育測量領域。



IRT理論發端於20世紀50年代,它同時被丹麥統計學家Georg Rasch和美國心理統計學家Frederic M. Lord在各自的國家發展起來。儘管採取的研究方法不同,但是他們的結果卻非常相似。
F. Lord在1951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時的博士論文《A Theory of Test Scores》被認為是IRT理論的開端之作。在隨後的30年中他進入ETS工作不斷深入研究這個問題並且在1980年出版的《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1]正式完善了整個IRT理論的框架。
和Lord幾乎在同時,G. Rasch在丹麥政府的委託之下開始研究現代考試理論,他採用了和Lord截然不同的切入點,一開始的時候他稱之為潛在特徵模型(latent trait model),卻發現了極為類似的結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