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Dennis vanEngelsdorp: a plea for bees

Dennis vanEngelsdorp: a plea for bees
養蜂人丹尼斯vanEngelsdorp著眼於溫柔,誤解動物的重要地位和性質,其背後的神秘失踪令人震驚。

Jonathan Drori: 花粉背後的故事

Jonathan Drori: 花粉背後的故事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注意到花粉的存在,除非你有花粉症。但是在電子顯微鏡下的花粉卻呈現出多彩多姿的形貌,而且花粉還會飄到很遠的地方。Jonathan Drori讓我們近觀植物求偶時所散播的這種迷人的微小粒子。

Sirena Huang dazzles on violin

Sirena Huang dazzles on violin
小提琴家黃錫雷納給出了一個技術上的光輝和情感細緻入微的表現。在一個迷人的插曲,11歲的讚美她的永恆的設計工具。

鄒奇奇 :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鄒奇奇 :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神童鄒奇奇認為這個世界需要「幼稚」的思維,亦即小孩那些大膽的點子、奔放的創意,特別是他們樂觀的態度。她說,小孩的偉大夢想值得我們高度期望,首要之務,便是大人除了願意教導小孩,還得放下身段從小孩身上學習。

德瑞克‧席佛斯(Derek Sivers):如何發起群眾運動

德瑞克‧席佛斯(Derek Sivers):如何發起群眾運動
德瑞克‧席佛斯(Dereck Sivers)藉由一個精彩的影片,告訴我們如何發起群眾運動。(提示:需要兩個人)

1+1=101的企業哲學

1+1=101的企業哲學
21世紀,企業要懂得跳開理所當然,勇於重新定義產業,執行1+1=101的企業哲學。
來源:大小創意

只要認真做,就會有影響

只要認真做,就會有影響
當圖畫刊登到國語日報之後,對小朋友的影響會是什麼?

更多內容:
http://dxmonline.com/article/411193413/

若能重返童年,認真度過每一刻
實踐夢想,創意永遠在
成功之路,責任相隨
孩子的勇氣勝於一切
只要有心,善意就能遠播

Stewart Brand 四種有爭議的環境趨勢學說

Stewart Brand 四種有爭議的環境趨勢學說
在1960和1970年代引領環保運動的Stewart Brand重新考慮關于城市,核能,轉基因改造和人工氣候改造(地球工程)的問題。他在美國國務院發表講話,有關他新版本著作的觀點一定會引起廣泛的討論。
影片來源:TED.COM

世界會轉變或崩解

Will Steffen 世界會轉變或崩解(中文)
澳洲ANU大學教授Will Steffen從社會即將轉變或崩解的角度出發,省思人類社會的過度發展,給這地球帶來相當大的衝擊。饑荒不見得是對地球是壞事,反而有機會看見新機會,讓地球好好轉變。
影片來源:Ericsson 2020

未來房屋 Living Tomorrow(中文)

未來房屋 Living Tomorrow(中文)
Living Tomorrow是布魯賽爾的建築設計公司,創造一個平台聚集其他有創新概念的公司建造未來的房屋。
影片來源:youtube

電視的未來-Future of tv(中文)

電視的未來-Future of tv(中文)
未來學家Ian Pearson從電視未來描述,電視未來可以變成一個隱形眼鏡,也可能以各種形式出現,這都會改變我們與這世界互動的模式。

小七學籍

有一學生因犯有氣踹及家庭因素,時常中輟,而家長又不願意接受巡回教育班,且學校已個案轉介社會處。學校依學籍相關規定統計後符合頒予畢業證書要件。但在畢業典禮後,家長要求,重讀六年級。如何是好?

學校行政、教育行政亦是行政的一環,故應受依法行政的拘束。但個案學生及家庭顯然弱勢,宜多予關懷和協助。然關懷和協助並非意謂著,學校學籍管理可以跳脫法規的拘束。

此一特殊個案,教育法規無法逐一規範,但已是中輟列管,且通報社會處個案,宜有跨單位的協調機制,否則「不能沒有你」將在真實生活一再一再的重現。

以台灣目前的教育資源和社會福利,這一區塊確有成長和改善空間。教育的問題不必然用教育的方法解法,個人認為此一情境,從社會福利的觀點,以「當事人最大利益原則」,透過跨域合作機制才是正途。

道德反身性

下班前同事談起就讀國中的兒子,反應英語課時,老師的言語傷害到他的朋友(同班同學),並質疑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他可不可以用相同的話來回應英語老師。

我們大人經常以自己習慣的話語和學生對話,忽略成長中的學生可能的反應。

其實同學要求不過是道德的基本要求的反身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在教室的場域中,學生和教師處於權力不對的情境,在文化的教條中我們還是希望學生「尊師」。

接著我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教師的行為不宜,是否應該有相關處戒機制,事實這部分在教學現場的規範是相當模糊的,除了明確的違犯刑法,但教師似乎應該受到更高的道德規範,只是人非聖賢,也可能教師的行為是無意識或下意識,如果沒有當的覺察機會,我們可以推論,類似的行為模式會一再的發生。

如何提昇教師教學現場的覺察力呢?其實我也沒有答案。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科技史詩(中文)

科技史詩(中文)
Kevin Kelly是前WIRED雜誌的編輯長,也是Whole Earth Review刊物的出版人,他這篇發人深省的演說,以說故事的方法,闡述「科技」從遠古至今,從人到宇宙,科技帶來的衝擊。(2009演講)
影片來源:TED.COM

科學啟發的設計

科學啟發的設計
崇尚自然、科學的設計師MathieuLehanneur,透過展示自己設計的噪音球以及運用科學的自然空間辦公室,說明科學如何影響設計。
影片來源:TED.COM

未來戰爭機器人扮演的角色(中文)

未來戰爭機器人扮演的角色(中文)
P.W. Singer展示大量應用在戰爭中的机器人,是如何改變戰争的真實性的。他展示了以前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出現的場景,現在卻變為現實。
中文譯者:dahong zhang 影片來源:TED.COM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照不進現實的夢想 中國代課教師生存調查

照不進現實的夢想 中國代課教師生存調查
中國清退代課教師的報導,令人不勝稀虛。反觀台灣呢?我們有認真探討教育系統內人力資源問題嗎?

相關報導
-----
1.代課教師教書半世紀 被逼退沒半毛
2.深圳3代課教師因“煽動上訪”被軟禁
3.清退代課教師,勞動法“答應”了嗎?
4.鄂滇兩地民辦代課教師齊上訪
5.廣東代課教師生存現狀:找工作遭拒為人送煤氣
6.代課教師被清退致學校無人教數學課
7.給代課教師一個圓滿的結局

-----
一國多制代課教師待遇有別

威廉.李:我們能通過吃來餓死癌症嗎?

威廉.李:我們能通過吃來餓死癌症嗎?
威廉 李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治療癌症的新途徑:利用我們對血管新生的知識來對付給腫瘤供血的血管。至為關鍵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成效的一步:吃抗癌的食物,讓它們來戰勝癌症。

約翰•安德可夫勒展示未來的使用者介面

約翰•安德可夫勒展示未來的使用者介面
在這個演講中,電影《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的科技顧問和發明家約翰•安德可夫勒演示了電影裡面那個讓人眼睛一亮,用打太極一樣的手勢來操作網路電腦的人機界面——機思比克(G-speak)。以後我們就這樣操作電腦?

瑪格麗 特斯圖爾特: YouTube如何看待版權問題

瑪格麗 特斯圖爾特: YouTube如何看待版權問題
瑪格麗特古爾德斯圖爾特,Youtube用戶體驗總負責人,講解了普遍的視頻網站是如何同版權所有者和創造者一起促進的創造性的生態系統,那就是每個人都是贏家。

布賴恩 凱斯揭示海洋的光榮--與恐懼

布賴恩 凱斯揭示海洋的光榮--與恐懼
攝影師布賴恩 凱斯拍攝波浪以下和波浪以上的生命--如他所說,海洋的恐懼和魔力。通過分享令人驚歎的鮮為人知的海底生物的照片,他展示了有衝擊力的照片如何能幫助我們作出改變。

Hillel Cooperman:成人的樂高

Hillel Cooperman:成人的樂高
樂高積木不僅是讓兒童在遊戲時間忙碌不已的保證,也讓很多成年人著魔!Hillel Cooperman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樂高之旅:由這個招人喜愛的積木引領的豐富多彩的,也有點怪怪的成人世界中的小空氣,電腦輔助設計的,應用開放源代碼 的機器人科學,加上一點點的成人世界特有的樂高效應。

什麼是設計-TED教學應用

什麼是設計5-1
東海大學「設計邊境」第一堂/主講人:姚仁祿

本課程涵蓋設計的基本觀念,及設計與人類現在與未來活動之間的關係。介紹建構二十一世紀生活的設計基礎,包括近代科學、科技、人類行為與市場行銷的發展現況與前瞻。
並以食、衣、住、行、網路與品牌的個案研究為基礎,探討二十一世紀待開發的設計領域。課程適合主修設計與非主修設計者(建議開放給非創藝學院學生)。

並放映TED TALK演講中,泰奧.揚森的作品(中文字幕)

相關連結:www.dxmonline.com
-----
什麼是設計5-2
東海大學「設計邊境」第一堂/主講人:姚仁祿/介紹「設計邊境」九堂課內容,以及上課方法。學習是透過經驗,改變能力或行為。而目前的教育制度,有嚴重的價值觀偏差,太重視左腦,忽視右腦,以至於創意與直覺,長期被人們忽略。
-----
什麼是設計5-3
東海大學「設計邊境」第一堂/主講人:姚仁祿/學校的教育體制,多是符合工業革命制度的設計與需求,很容易抹殺了人們的原創性,課堂中並引用TED TALK影片「學校教育扼殺了創意?」(中文字幕),引導同學討論。
-----
什麼是設計5-4
東海大學「設計邊境」第一堂/主講人:姚仁祿/設計的期望和現況,要如何取得平衡?大小媒體執行長姚仁祿表示,設法靠近期望的能力等於「設計」,而無法靠近期望,就會產生焦慮,創意是可以有系統的學習,可以向周遭的大自然學習,可以從家庭學習,更可從同儕的競爭中學習。
-----
什麼是設計5-5
東海大學「設計邊境」第一堂/主講人:姚仁祿/大自然提供了很多設計的霝感,只是被人們忽略了,身邊週遭有許多細節,都可以是設計巧思的來源,本段播放了二段TED TALK 影片,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的「向自然學設計」,以及托斯登里爾(Torsten Reil)「從生物模擬動畫」

蜜雪兒 喬安希姆:種房子,而不是建房子!

蜜雪兒 喬安希姆:種房子,而不是建房子!
TED同仁、城市規劃師蜜雪兒(Mitchell Joachim)向大家展現他對可持續的、有機的建築的構想:從植物--等等,還有肉---中成長起來的生態友好的住所。

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TED影片教學應用

以 姚仁祿老師東海『人文、文化與設計思考』第六堂(2010.05.05)為例 TED 影片可以讓我們教學活動更活潑。

-----
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5-1
從世博的展館出發,姚仁祿老師帶出未來人類生活的住與行將會產生哪些大變畫。並以Will Steffen教授在Ericsson 2020網站中提出的社會趨勢轉變影片:轉變與崩解存乎一心,帶出人類造成的影響將讓社會有多大改變;也以機器人專家Catherine Mohr的綠建築,帶出人們在蓋建築時從未想像到的節省能源的方式,描述建築能改變的重點。
-----
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5-2
為了描述未來住宅的設計變化,姚仁祿老師以Living Tomorrow的住宅介紹影片,描述未來建築的走向與變化。並以Proximity Hotel的得到講求真正省能環保的LEED標章,講述這些節能環保的飯店,讓客人感受到很以往並無不同的高規格服務,但當中卻因為設計節省了非常多的資源。最後還提出住的新趨勢概念:主動+被動節能是趨勢。

主動式空調 被動式空調
-----
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5-3
此段以美國知名作家Stewart Brand四種爭議的趨勢為主軸,談人類是這地球真正的上帝,但人類卻沒做好自己上帝應該有的責任,闡述人類對地球造成多少影響。
-----
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5-4
從住到行,姚仁祿老師以Zipcar的創辦人Robin Chase提到行的創新方式,透過手機衛星定位的方式,從買車到隨地可以租借到車的全新用車模式,帶出行不單只是汽車的改變,而是人類交通、用車習慣的一大改變。
-----
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5-5
此段以三大重點談行的未來改變,新型交通號誌的問世;摹仿生物的小飛船交通工具,將可能是未來交通運輸的大改變;最後則是地圖從以前的平面、2D,甚至是3D,現在則可以利用全球網友的照片,建立起龐大的圖資地圖,甚至可以即時看見想找尋的地點情況。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肥胖+饑餓=全球性的食物爭議

肥胖+饑餓=全球性的食物爭議艾倫•古斯塔夫森是慈善專案FEED包的合辦者,她說饑餓與肥胖就像硬幣的正反兩面一樣息息相關。在TEDxEast,她發起了一個“30年”的項目。項 目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三十年內改變我們務農及飲食的方式,來解決饑餓與肥胖這兩項流行病背後的全球食物分佈不均勻的問題。

Carter Emmart(卡特·艾瑪特)展示三维宇宙地圖集

Carter Emmart(卡特·艾瑪特)展示三维宇宙地圖集在過去的12年裡,Carter Emmart(卡特•艾瑪特)一直與其他科學家、藝術家、程式師共同努力,製作我們已知宇宙的一個三維可視集。他展現了這個令人驚歎的旅行,也說明了如何與世界上的不同組織分享。

Hans Rosling 探討全人口的成長

Hans Rosling 探討全人口的成長

在接下來的50年裡,人口會成長到九十億--而且只有在提升最窮人的生活水準的情况下,我們才能控制人口增長。這個看似矛盾的答案是Hans Rosling在戛纳的TED會議上用新穎多彩的數據展示科技所揭示的

教育政策中的價值論

教育行政的範圍甚廣,其中以教育政策影響最為深遠,但因所涉的變因多,其有明影的遲滯現象,特別需要明晰的觀念做為哲學基礎。

教育政策相關的價值繁多,但以正義論、自由論和品質論最為重要。如果教育政策能充分考量三價值論的平衡應不致於有太嚴重短多長空的方案。

教育政策最忌單一理念無限上綱,正義論要求照顧弱勢,但不考量其他因素往往使得方案立意雖美,但真正能受惠卻非「標的團體」。

教育學有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及管理學四大理論基礎。哲學中與教育政策相關的議題有人性論、道德論、知識論、美學及價值論等。

避免單一價值無限上綱,需從價值論著手演繹理想類型或理想模式,進而導出行動準則。以我熟悉的「高中職社區化方案」在價值論始終明有明確的論述。高中職的學區劃分亦有類似的問題。

Larry Lessig: How creativity is being strangled by the law

拉里萊斯格:規則如何扼殺創造性Larry Lessig: How creativity is being strangled by the law -http://www.ted.com Larry Lessig, the Nets most celebrated lawyer, cites John Philip Sousa, celestial copyrights and the "ASCAP cartel" in his argument for reviving our creative culture.(20071115)

Kevin Stone: The bio-future of joint replacement

Kevin Stone: The bio-future of joint replacement 凱文斯通:未來的生物關節置換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向大自然學設計

向大自然學設計 生命可以教導我們許多事,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要談的是生物在科技與設計上,能教會我們的事。建構我們世界的建築師、設計師、工程師希望生物學家參與他們的設計會議,在現場給他們靈感。或者,他們希望生物學家可以帶他們去探索自然,從自然中找出能激發靈感。

從搖籃到搖籃的智慧設計(中文)

從搖籃到搖籃的智慧設計(中文) 演講者威廉.麥多諾(William McDonough)認為很多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往往都沒有想到他們的設計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設計是人類意圖的第一個信號,設計的出發點應該是要如何隨時愛護所有物種的孩子呢?威廉.麥多諾認為設計要與人文並行,將人文列為設計的必須事項。他說的「從搖籃到搖籃」概念,使用材料並形成完整的循環,目的是創造令人愉悅的多元安全、健康且公平的世界,有乾淨的空氣、水、土壤及能源,讓人經濟地、公平地、環保地、優美地享受。

全球第一部紀錄學費運動的紀錄

全球第一部紀錄學費運動的紀錄

轉變至無石油世界

轉變至無石油世界 英國知名學者Rob Hopkins博士,提出一個無石油世界計畫,利用現有素材,形塑出一個永續性的努力方向,來因應石油短缺的現象。

與數位一起成長

與數位一起成長 隨著數位不斷變化革新,新一代的數位生產製作流程,已經不斷推陳出新。網際網路知名作家Don Tapscott提出新的生產模式,讓大家與數位一起成長。

為何需要重返火星 Joel Levine-Why we need to go back to Mars

為何需要重返火星 Joel Levine-Why we need to go back to Mars知名社會科學學者Joel Levine,從歷史的獨到觀點,談地球的人們為何要重返火星持續研究。

Jane McGonigal遊戲改變世界(中文)

Jane McGonigal遊戲改變世界(中文) Jane McGonigal是一位遊戲設計師,在許多人認為電玩是不好東西時,她卻以人力資源的看法,讓大眾重新看看這群電玩玩家到底有哪些特別能力。並且她用遊戲來改變且解決世界的問題。

Ian Goldin探索地球未來(中文)

Ian Goldin探索地球未來(中文) 牛津大學James Martin 21st Century School總監Ian Goldin,從各領域各角度來談地球的未來到底會如何。

由生物模擬動畫(中文)

由生物模擬動畫(中文) 托司登里爾(Torsten Reil)介紹了一項在牛津研究發展的科技,這項科技能夠模擬人類,模擬身體及其神經控制系統。這項科技可以用在特技演員,因為特技很危險且很貴,還有更多的特技是鏡頭做不到的,為了不讓特技演員受傷,可以大大改善電影的製作方式。除了可以改變好萊塢電影和電玩的製作方式,還將被應用在幫助腦性麻痺兒童開刀的外科醫生來預測孩子手術的結

部落的領導(中文)

部落的領導(中文) 賽斯.高汀(Seth Godin)認為網路終結了大眾行銷,而把人類的社會從個體恢復到以前的"部落"形態。為了宣傳這個理念跟價值,"部落"讓平常人也有能力去領導去做大的改變。他力勸大家快點去做這樣的事

TED分享 第六感驚人的潛力PranavMistry(中文)

第六感驚人的潛力PranavMistry(中文) 看了會讓您大吃一驚的科技展現,美國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天才學生普拉納夫-(Prarnav Mistry),發明了一項結合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科技,令人又驚又喜;喜的是,對於未來生活,悠遊於實體和虛擬之間,將更自由無限,驚的是,對於現今的人們和企業而言,這場演講是一場提醒:「訊息上身,才有未來」。影片來源:TED.com

看「達文西展」有感

    上周日帶小犬小女到高雄參觀達文西展。雖然是複製品,但是學習的功能並未因此而減少。

   在達文西筆記的導覽解說中提及達文西用鏡面文字做筆記可能是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這是較少被提及的議題。

    我們教育體制中對於智慧財產權大部的教學活動或宣導仍停留在侵犯著作權的範圍,如何主張和維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教育部已架設創用CC資訊網。

    在資訊社會知識經濟的生活模式下,有關智慧財產的經濟行為日益 重要。要培養達文西,要先打造「能蘊育達文西」的環境。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TED分享 大設計思想TimBrown(中文)

大設計思想TimBrown(中文)
 

TED分享 創造新生命(中文)

創造新生命(中文) 藝術家泰奧.陽森(Theo Jansen )向我們展示他創造生命的藝術。會自行移動、甚至生存的藝術作品,竟只由塑膠管與水瓶所堆砌而成。

TED 圖解第三世界迷思(中文) 2006

圖解第三世界迷思(中文)藉由一位全球健康專家漢斯洛林(Hans Rosling)圖解數據的分享,把枯燥無味的資料,轉變成一場生動的演講。漢斯洛林有感於多數人因成見而不瞭解世界的全貌,他決定以圖像式「溝通」,讓人們了解這世界,和我們心中的想像並不一樣。是一場精采的圖像式溝通。

Hans Rosling用前所未有的方法詮釋數字統計

TED分享 拯救百萬兒童的簡單設計(中文)

拯救百萬兒童的簡單設計(中文) 這項最簡單卻是可能對全世界造成巨大影響的計畫,一連串的試驗,希望可以讓貧苦的當地人可以取用當地的素材,當作燃料,而不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

網意網

語意網(Semantic Web) 是一個由全球資訊網協會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1998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它的核心是:透過給全球資訊網上的文檔(如:HTML)添加能夠被電腦所理解的語意(Meta data),從而使整個網際網路成為一個通用的資訊交換媒介。(引自 wiki)

語意網、詞網與知識本體論-淺談未來網路上的知識運籌

TED分享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在這個TED的簡短演講中Joachim de Posada 分享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以及如何用它來預測未來的成功片中包含小孩們費勁全力克制自己不要吃棉花糖的無價鏡頭。

創新教學模式 與 統合視導

    在與好友聊天,彷彿回到學生時代的清談。談到創新教學模式及統合視導的問題。

   什麼是模式呢? 我們習慣在模糊曖昧的語意進行討論。模型依大陸高中教材分為物理模型、數學模型、概念模型,模式應指概念模型。

   創新教學可能是「教如何創新」,也可是「教學方式的創新」。如果我們採用後者的語意,透過最多人引用Glaser's的簡單教學模式來了解教學活動。概念分析的重點在分類:





一、教學目標的分類以布魯姆 (Bloom) 等人於1956 年發表《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法》,克拉斯霍爾(Krathwohl) 等人於1964 年發表《情意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法》,辛普森 (Simpson)則於1972 年發表《技能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法》。教學內容分類,則以教育部頒的課程綱要為主。





二、起點行為和終點行為是教學評鑑


    有關評鑑和評鑑則有諸多理論,但評鑑的重點不要創新,而在有效、科學,例如我們不能榜稱量身高。檔案評量、電腦適性化評量是近年的發展趨勢。評鑑的規劃應 符合評鑑目的,而評鑑目的一般可分為形成性和總結性,形成性的目的在於改進教學;總結性評鑑重點則在考核學習成果。創新教學模式應該要包括形成式教學評鑑。

三、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依其性質亦可做分類如:演講式解說、實習實作、發表(報告)、分組討論等等,教學活動規劃重點亦不在創新,而在於能達成教學目標。

    十幾年前很盛行的功文式數學,以布魯姆的「精熟學習」為理論基礎,在數學計算能力的訓練有不錯的效果,如果學校引用其教學模式,可否算是創新教學呢?

小結

    個人認為目前教學上幾個常見的問題是學生缺乏動機、教材脫離生活、指導脫離需求、資料缺乏關連。至於如何改善,重點在於教師及制度。



-----------------------
統合視導


  教育部統合視導的背景在於精省後,教育部各單位依其業務範圍分別對地方教育行政進行考核,造成一學期就超過十次的評鑑和訪視,故為整合各業務司的評鑑訪視工作而協調出統合視導。

  統合視導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仍有改善空間,主要在於統合視導的規劃,如有能建立類似技職校院資料庫,將要評鑑訪視的項目列入資料庫定期填報,資料定義定能維持一致性。

  現場訪視除資料正確的復核,避免地方行政誤解或造假外,更應具備輔導的功能,使教育政策能落實。

  目前的情況,表冊隨時改,資料不停要。 資料無關聯,政策無可考。

  統合視導本質也是一種行政的外部評鑑,在資料的收集方面宜建立資料庫。

評 亞太營運中心的利基與問題

    國政論壇科技經濟組顧問 蔡宏明《亞太營運中心的利基與問題》

     從李登輝總統提出亞太營運中心至現在並沒有明顯的進度。其中問題很多,以吸引境外優秀人力為例,南部科學園區提出籌設南科實驗高中,到實驗高中籌備成立的時間,大陸已把無鍚科學園區的生活機能建構好。

    在國際人才的競爭上台灣似乎比不上大陸,這是我們要深刻反省的。當時個人任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第二科科長,才瞭解到中央政府部門協調的難度。

    台灣的 IT 供給鏈的優勢應充分掌握和發揮。

TED分享 網路未來五千天(中文)

網路未來五千天 (中文)


Kevin Kelly on the next 5,000 days of the web(TED)



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演講中說,大家現在所熟悉的WWW,其實也才不過5000天的歲月而已。那麼未來的5000天,網路會 變成什麼樣子呢?一個什麼資料都有,什麼都連結在一起的東西,他無以名之,就稱為the One吧。我們身在其中,將無所遁形...。


Ted Kevin Kelly on the next 5,000 days of the web

TED分享 Wii居然也能這樣用(中文)

Wii居然也能這樣用(中文)李強尼(Johnny Lee)在演講中展示了如何將時髦流行的Wii遙控器變成有用的教育工具。也就是說,只要花40美元,就可以等同擁有上 千美元的數位白板、多點觸控大螢幕和頭戴式3D瀏覽器。

TED分享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中文)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中文)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因為哥哥被診斷出有精神分裂症,日後決定投入研究人類腦部科學。吉兒神為一位腦神經學家居然親 身經歷過一次腦中風。1996年吉兒在睡醒的那一刻發現自己的腦部出現了問題。一根血管在她的左腦破裂,並且在中風後的四個鐘頭內,看著自己的 腦功能徹底退化。這段演講吉兒用生動的演講來講述她整個中風過程。

TED分享 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

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中文)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以生動活潑的案例來談教育制度。他深切希望教育制度能培育而非扼殺學生的創意

TED分享 將藝術教育融入科學教育

女太空人Mae Jemison在多年前的演講,強調當時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分開,這樣反而本末倒置,應該兩者相容兼併,因為兩者的意義不同,本質卻是相同的。影片來源:TED.COM(引自http://dxmonline.com/article/552206647/)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理想教育制度

艾文、托弗勒於1980 年出版的《第三波》 (The Third Wave)當中,曾經使用下列三個文明的階段,對人類歷史進行類型的分析。這個理論模型相當清楚,因此在本課程當中,我們也大致依循此一觀點。
  1. (第一波) 農業文明:17 世紀之前,土地、獸力、耕種社會、家族型態,…
  2. (第二波) 工業文明:1600-1950,工廠、銀行、技術、蒸氣機、引擎、資本主義,商業社會,重商主義,…
  3. (第三波) 資訊文明:1950-現今,電腦、網路、電子、資訊、媒體、全球化、…
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顯然是第二波工業文明的遺物,但在資訊社會中的教育制度會如何呢?


資訊時代的社會特質
資訊與通信科技的發展,將人類文明更進一步帶入後工業的資訊社會。經濟和 社會學者主張後工業社會的特徵在於資訊成為生產、消費及交易的主要目的物,社會活動因而也集中在資訊的創造、處理和傳播【Bell,1976】。以 下幾項可以代表資訊時代社會的特質:

‧資訊或知識商品化;

‧大量的資訊工作者;

‧多樣化媒體的充斥和豐富的 網路訊息;

‧科技知識,尤其是資訊科技 的廣泛運用;

‧個人與組織之間密切的資訊 關聯性。

F. Balle指出,資訊社會最具影響力的特質,在於它改變吾人文化環境 與心智習慣的快速【Balle, 1991】。這同時也是一個全面性的改變,包括政治的、經濟的、 社會的、文化的。工業社會的特徵在於大量勞動力的需求、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居家與工作場所的分隔,這些特徵在進入資訊社會之後將都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 低勞動力的需求、更多的個人創意性工作,以及居家和工作場所的結合。教育制度呢?

資訊社會的理想教育制度應是實現「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現在的工廠式隱喻的班級教學為主學校制度將掀起大波瀾。


個別化教學的可行大幅提升

1.資訊化的學習記錄與教學活動設計
2.電腦適性化測驗的成熟
3.公共領域資源的開發

現有的班級教學方式將大幅減少,取而代之是個別輔導、自學、活動的方式。遠距教學將把虛擬和實境結合。

現有的教育管理規則將面臨全盤的檢討。

龍崎國中的啟示

賴清德與龍崎鄉親座談 保證不讓任一鄉鎮邊緣化

提及
----
龍崎鄉僅有一所國中、一所國小,龍崎國中有43名學生,是全縣學生數最少的國中,也是全國學生數第八少的學校;校長何政謀力陳學校不僅攸關當地學童的教育權,也是地方不會邊緣化的關鍵,如果家長都把孩子轉到外地去,不僅會引發社會問題,更影響地方發展。賴清德承諾定會維護偏遠地區學童的受教權,他將推動教師下鄉,並提供充分的教材設備,讓孩子不會輸在起跑點上。
----

但在現行的制度國中每班2人全校6師,龍崎國中的教育品質令人擔心。難得校長如此有心辦學,針對偏鄉弱勢學校的教學品質宜設計一套更具彈性,更適應當地環境的課程教、教學活動和學習評鑑。

----
融合式的混齡教學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模式

個別化的教學方案更是必要的改革之一

課程內容要結合當地經濟活動及宗教

英語和網路現代化生活工具不可或缺

模式是什麼 模型是什麼

在教育場域中常聽到模型或模式,但是概念十分模糊)。個人試著釐清這個觀念

1.本質

劉海銘:模式的本質是解決共性問題


2.定義




建模的意義
建模即是以模型為基礎的學習,是心智模式的建構,是透過形成、使用、修正與詳細闡述的反複過程(Buckley,1995)。學習者使用他們的知識,去整合新的訊息,並且延伸他們的知識。心智模式從不同的來源整合不同的知識。與現象的直接經驗,或是與許多表徵的交互作用,均可促成模型的建立。學習者可透過討論,利用心智模式去獲得不同形式的模型,也可以利用心智模式去理解及評估其他人的模型。檢驗模型與我們自己的心智模式,它是否能讓我們去理解、描述、解釋和預測。若符合上述條件,則心智模式將會被強化或是變得更穩定,模型即可以被使用。若不符合則模型必須改變,即是修正模型或是拒絕模型而重新開始。



Gilbert, Boulter, and Elmer (2000, 引自邱美虹,2006)認為模型可分為心智模式、呈現模式、共識模式、與教學模式。


社會科學方法論 - 研究之建設

第十章  模式研究
一、模式的本質
二、演繹推論的模式
三、歸納推理的模式
四、統計數理的模式
五、理想類型的模式
六、模式的大小
七、模式的類別
八、模式的功能
九、關係的測量


概念模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概念模型(英文:Conceptual Models)在電腦人機互動領域中,概念模型指的是關於某種系統一系列在構想、概念上的描述,敘述其如何作用,能讓使用者瞭解此系統設計師預設之使用方式。

生物学模型探析

高中生物中的生物模型
1.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包括天然模型和人工模型。

1.2 概念模型 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1.3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

從《土星環之謎》評《設廉政署?/政府肅貪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土星環之謎》
1610年,伽利略是第一個透過望遠鏡觀察土星的天文學家,當時他利用放大20倍的自製望遠鏡觀察土星後,驚訝地發現土星圓盤兩側居然帶有兩個小圓球,記錄道:「土星是有三個圓球體黏在一起的天體!」或像是「長了耳朵!」。

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利用解析力更好的望遠鏡觀察後,1655年提出假設:認為土星旁似乎環繞著一圈寬而薄的草帽狀光環,這個光環並沒有和土星本體接觸,只是環繞在土星周圍而已。之後他利用放大倍率50倍的自製望遠鏡,持續觀察土星,才驗證了他的理論:隨著太陽、地球、土星的相對位置改變,光環呈現的樣貌也會隨之改變。

1979年9月1日先鋒11號飛掠土星,距離土星大氣雲頂僅約2萬1000公里之遙,並穿越土星環,仔細研究土星大氣和土星環的詳細物理特徵。

小結
從發展史來看觀測工具的進步是促進對土星認識的重要因素。


設廉政署?/政府肅貪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台灣的問題,不是沒人管整肅貪汙的工作,而在可管的機關太多。有些單位因為它人員與經費不足,有此心而無此力。有些機關坐擁大批人員與經費,卻崇信無為而治的老莊哲學,除非上面交辦,否則決不插手別家的事。

香港的廉政公署經立法會議通過,授予查閱銀行帳目、扣留及調查商務與個人文件、及要求受疑人提供資產及收支詳細資料之權。

這些職權,我國任何一個檢調單位難道沒有嗎?不是的,大家都有這些權力。
-----

《土星環之謎》的啟示觀測工具的精確性,廉政公署和現行的制度有何不同呢?監察院的財產申報中有多少筆已達異常呢?目前的財產總歸戶還有哪些漏洞?財團法人的財務監督黑洞呢?

徒法不足以自行,何況法制之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