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前因一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的演說提到台灣人力發展問題,引起朝野立委的關心。國民黨立委陳淑慧6日在立法院院會質詢時指出,台灣缺少培育文創人才的整體計畫。(教育部1年內提出人才培育白皮書)
前因二
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6日)在立法院院會答詢時表示,教育部將全面檢討台灣的人力問題,預計在1年內提出台灣第一本人才培育白皮書,檢視台灣的人力資源問題。(教育部1年內提出人才培育白皮書)
小評:教育部有將教育的功能與職訓功能混淆的危險。
國際化人才匱乏的嚴重危機
嚴長壽:不久前我在一場監察院內部演講中提及,台灣「人才存糧」問題;無獨有偶,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日昨亦提出小心人才外流重演「台灣故事」,連新加坡都看到的台灣問題,我們竟然看不到,這才是台灣真正最大的問題點。其實,過去六十年來台灣好不容易累積的「人才」及「經濟」兩種存糧,都已面臨危機。這是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之一,今天我先從公務系統來談「人才存糧」的問題,因為這攸關著國家未來格局的掌控。(嚴長壽:國際化人才匱乏的嚴重危機)
台灣人力發展問題原因分析
原因一 經建會:
經建會副主委「單驥」表示,在勞委會「過度保護」國內員工之下,使得現行法令限制重重,『根本挖不到人才』。(人才鎖國? 經建會:挖不到人 工總:回市場機制)單驥提到,儘管經建會與經濟部一再要求「鬆綁」外國專業人士來台工作限制,但勞委會仍舊堅持「保護」的理由,讓廠商找不到人才,而國內適合人選又紛紛外流。(人才鎖國? 經建會:挖不到人 工總:回市場機制)
原因二 工總:
工總理事長陳武雄也感嘆,引進優秀人才總是「被擋」,他並強調至今仍無法理解,『為何本外勞薪資不能「脫鉤」?』(人才鎖國? 經建會:挖不到人 工總:回市場機制)陳武雄也說:『這個不用新加坡講,我們自己都看得見!我們很多引進優秀人才,我們也被很多條例擋著。』(人才鎖國? 經建會:挖不到人 工總:回市場機制)
陳武雄說,反觀中國大陸對於引進人才相當積極,甚至早在20年前就大力引進各國人才,20年前大陸的經濟發展還不是很好,尚且提供相當優惠的措施及配套方案來吸引各方人才,反倒是台灣卻對各國人才處處設限,顯然台灣在吸引人才方面,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工總陳武雄建議:台灣引進人才 須鬆綁)
原因三 勞委會:
建議
學界建議
國內有學者認為,新加坡國情與台灣不同,不過我國仍可有條件開放外來人才來台培養專業人士。中國文化大學勞動關係學系副教授徐廣正指出,曾經被英國統治的新加坡是屬於島國,所處的地理環境也跟台灣不一樣,所以不能將新加坡的例子套用在台灣身上。
(人才留不住? 學者建議開放外來人才 為台灣育才)
業界建議
施振榮:人才策略應有新思維。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如果缺少外籍人才協助,台灣發展將受限,建議勞委會應尋求新模式,才能讓台灣創造百倍、千倍的價值。 (施振榮:人才策略應有新思維)
----------------------------------------------
政策工具初探
一、高等教育自主
教育部的政策指導影響有限,在「大學自主」的原則下,只剩「道德勸說」及「經費補助」兩項政策工具。
在幼托整合及十二年國教政策下,教育經費早已捉襟見袦,能力經費有限,除非行政院溢助特別預算,否則必然排擠現行教育品質。
二、高中以下教育地方化、普通化
在十二年國教的政策引導下,高中以下教育階段,不宜與「人才培育」做為政策目標,高中以下,仍宜朝全面、普通、預備、潛能開發,除少數性向明確、生涯定向者外,實不宜從人才培育觀點切入,但可以培育其「可能性」未來發展成各類人才的「無限可能」。
三、人才培育白皮書的迷思
資訊科技發展及應用之快,恐在教育階段很難規劃各項長期人才培計畫,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計畫型的結構性失業危機。四、人才培育白皮書規劃期程
一年的規劃期太久,且白皮書無需太多的細節,以保留彈性。
五、教育產業思維
「天地君親師」、「百年樹人」的價值觀影響,台灣不易從服務業產業的觀點來思考和規劃教育產業。
六、人才輸出
人才輸出,正是台灣教育成效的正向展現,而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教育系統所培育的人力,不符合企業人力需求(規格不符),及無國際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