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四)生命與品德教育可藉由評鑑以瞭解其成效的觀念仍受質疑

問題

生命與品德教育屬於教育的一環,所以可藉由教育評鑑(包括質性與量化)的各種方式以瞭解其成效。然而,國人對於生命與品德教育實施常有若干誤解與現象:
一是以為生命與品德教育是要長期彰顯的結果,所以無法評鑑,而忽略了教育評鑑的可能性;
二是以為生命與品德教育是「知易行難」,所以只要實踐即可,忽略了其兼具認知、情感、行動的多元深度層面;
三是生命與品德教育的推動多半僅重視規劃和歷程,忽略了實施後需以具學理基礎加以評估成效的重要性;
四是學校常把評鑑視為額外負擔或形式主義,而將生命與品德教育的評鑑是一種反思檢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予以扭曲或忽視;
五是目前所獎勵生命與品德教育績優者,尚未透過評鑑機制加以檢驗。前述這些誤解與現象,都有待生命與品德教育評鑑觀念的重建與推行。

策略

生命與品德教育的永續推動,需要教育者不斷地反思檢討和精益求精,其雖然與一般學科知識有所差異,但仍可藉由多元的教育評鑑方式以瞭解其成效,並促其發展。藉由具學理且符合實務推動的評鑑機制,可具體剖析生命與品德教育的整體成效,以及對於學習者在認知、情感與行動等各個層面的影響。
1.蒐集或鼓勵生命與品德教育評鑑的各種相關研究與模式建構。
2.推廣並鼓勵各級學校運用生命與品德教育評鑑的各種模式。
3.獎勵各級學校採用生命與品德教育評鑑機制且成效績優者。

反思
1.生命與品德教育評鑑目的須要先釐清明訂。
2.生命與品德教育過分強調可比較性評鑑,容易形式化和造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