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Beau Lotto + Amy O’Toole: 科學是為每一個人存在的, 包括孩子們


Beau Lotto + Amy O’Toole: 科學是為每一個人存在的, 包括孩子們


科學與玩樂共通的地方是在於哪呢? 神經科學家 Beau Lotto 覺得所有的人(包括孩子們) 都應該參與科學。 透過發現的過程,改變既有的感官。 他的另外一位演講者 Amy O'Toole 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經過專業的評估之後,她與她 25 位同學的" Blackawton 蜜蜂計畫"成為第一個由孩童研究並且被正式發表的計畫。而這個計畫的開頭是"從前從前..."。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質問力



作者:大前研一
譯者:黃安妮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8013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759451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top
  日本首席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有質問力才有未來

  繼《OFF學》、《即戰力》後,又一個撼動全球經濟的觀點

  《質問力》能讓你看清許多社會問題,發現全然不同於媒體報導的事實真相。

  本書教你如何培養質問力,並給予想拚經濟的你我最中肯適切的建言。

  這本書主要在培養質問力,藉此讓大家不再只根據政府、媒體或分析師的說法行事,而用自己頭腦思考與判斷,在發現問題後有追根究底的能力,不再做出後悔的決定。

  你還在為錯誤的決定唉聲嘆氣嗎?

  面對不斷下滑的經濟窘境,你感覺到無力嗎?當政府與媒體不斷釋出許多利多消息時,你真的要相信嗎?

  大前研一的《質問力》,教你如何看清社會許多潛在的問題,如何挖掘全然不同於媒體報導的事實真相!

  看到似是而非的雜誌報導時,你是否會先思考這背後是否有利益上的糾葛?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要如何掌握先機?該如何準確判斷?這當中的智慧,需要你我認真去學習。往往一個小小的決定,就能夠成為首富和新貧的分界線。

  大前研一說:「世界在一九八五年之後就變了。過去照著社會期望過活的人,或許還可以在買房子、付貸款、送小孩上學、靠退休金過活的日子裡安穩度過一生。然而,這種『跟著大家走』的安全年代早在一九八五年就結束了。現在是凡事都得靠自己、在不見路徑的黑暗中摸索的競爭年代,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必須擁有開創新路的能力,而這種尋光能力正是質問力。」

  本書主要在培養現代人極為缺乏的質問力,藉此讓大家不再只根據政府、媒體或分析師的說法行事,而用自己頭腦思考與判斷,在發現問題後有追根究底的能力,不再做出後悔的決定。同時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大家了解質問力已是當今社會愈來愈重要的能力。




聰明人必做的10件事( 大前研一 )
引自  http://blog.udn.com/jpchen01/2161726#ixzz28ct3MFaM

一、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
         如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筆,那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二、學會放手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不成熟,
         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某種愛、某種緣、 某種現實,就要學會放手。
         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三、播種善良
         一定要極盡自己所能,
         讓那些比你苦、比你難過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陽光和美麗。
         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在不經意間,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
四、懂得音樂
         一定要學 or 懂一種樂器,
         它會洗滌你的身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
         另外還有攝影、收藏,它們都能讓我們的生活增添滋味。
五、避開兩種苦
         塵世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
         前者在你付諸努力的前提下,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勝之坦然,敗之淡
         然,好在這年齡還有一定的資本得以捲土重來;
         至於後者可說是世間最苦,如果把這時還有這樣的情愫,一定要像清除
         灰塵般,把它從心屋裏掃出去。
六、學會承受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
         有些苦痛和煩惱得要默默地承受;曆煉一次;就豐富一次。
         這個年齡不該再像小時候那樣大喊大叫,痛哭流涕。
七、常懷感恩心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當我們大病初愈,總會有萬般
         珍惜。
         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身邊事物,還能平撫欲望和
         爭鬥,甚至幸福的感覺也往往源自於此。
八、熱愛工作
         儘管它不像喝茶、聊天那般愜意,
         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得以讓我們體現價值及獲得成就。
         一定要全心愛它,畢竟它讓 你大半生有事做、有飯吃。
九、勤於學習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能聊天,每年至少要讀五十本書,
        它不僅保證你的記憶力、感悟力,還能讓你維持個性魅力,
        這可是練瑜珈做美容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十、享受運動
        善用時間運動、享受自然。
        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
        在某種程度上更能保存青春、快樂與健康。


大前研一 網路世代三大預言

1.未來大家都會變得很像,至少八億人口的行為會很像。因為他們每天上網接收相似的資訊,他們解決問題方式相近,因此未來,文化傳承不會是各國、各民族垂直的傳承,而是跨國的水平式文化。

2.國際性成功。未來,一個境內、區域性的成功,像是小鎮洗衣店,已經不算成功了,而且這在未來五到十年會持續發生。現在這批隨網路成長的族群,在工作上賺錢後會有更高的消費和購買力,而他們水平式在網路上購買的行為,將讓企業更難避免跨國競爭力。

3.政府的力量將式微。企業越加全球化後,個別政府的限制與國力將被限制。



《質問力》  大前研一


      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資訊本身,而是應該要如何過濾資訊,選擇資訊,分析資訊後,進而質問資訊。從以前到現在,不論是課堂上老師傳授的資訊,教科書上寫的東西,亦或是報章媒體報導的新聞,往往台灣的學生都是處於一個被動的資訊接收者。不曾質疑過、思考過。問出一個問題,本來就是需要有莫大的勇氣和背後深刻的知識。能不能主動地問出一個一針見血的問題,而不是照單全收,就像書裡頭所說的,這是需要後天的訓練而來。沒有人一開始就懂得問問題。

     可以問的問題很多,沒有問出來的原因也有很多種
分析如下
1、懶得問
2、避免衝突
3、根本不知道可以問哪些問題
4、心中也許已有成見,自己先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問題發生的本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試著解決這個問題,而只是一味地迴避。或者直接就下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可能是沒有任何的邏輯可以支持,只是天外飛來一筆,一時感性衝動地決定。

     在和人溝通的時候,其實要特別注意到問問題的方式。也許打破沙鍋問到底,對個人而言是件好事,但是同事間的相處,有時是需要一種默契。

        如何問,問什麼,這些是我們後天要學習的東西。希望大家都可以有所成長。




       一九八五年以後,世界就變了。在這一個章節裡頭,大前研一提到了三件改變世界的關鍵事件:戈巴契夫的上台廣場合約的簽訂,以及第一代視窗軟體的問世。這三件看似一般的事件,其實卻對整個世界帶來了影響。而國家、公司或是個人,對這三件事件所帶來的影響、趨勢以及機會,是如何看待的呢?
      在書裡頭大前研一提到,因為冷戰的結束,使得美日關係的改變,進而衝擊到日本不管是在經濟或是政治上。長期依賴美國領導的日本政府,必須要開始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而日本的政府官員,在那當下,是否有足夠的眼光和能力去領導自己的國家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這幾年的發展,看似沒有。

      心得:這點就很像是剛離開學校的我,沒有了老師、教授的指導,所有碰到的問題和難關,應該要有自己的一套解決問題的系統。這一年的工作下來,我做到了嗎?似乎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

      廣場合約的簽訂,使得日圓對外匯率大漲,書中提到,雖然影響了日本整體製造業的競爭能力,但是也不失為一個可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大好機會。日本政府沒有好好利用這個危機也是轉機的機會點,反而削弱自己的競爭實力。

      心得:每一個事件的發生,應都是一體兩面,如果只看到危機或是只有不好的一面,一味地逃避,其實也錯過了利用這個事件的機會。


     第一代視窗軟體的問世,讓世界進入網路時代,地球村的概念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懂得利用網絡(涵蓋網路及電話等所有可以連結人與人的媒介)的人,有和與世界溝通能力的人(在此普遍指英文,但也許將來中文可以迎面追上),比別人多了更多的機會,甚至該說,不懂的人,也許將來都會被淘汰。這一個小段落有提到日式企業的生產模式,在預估需求後生產,但是卻可能因為預估不準帶來的高庫存而削弱企業的獲利。這樣的營運模式遠不及戴爾電腦的接單生產。對於我們公司來說,有可能做到接單生產嗎?目前F公司的營運方式偏向於Bottom Up,有點類似接單生產的方向,但目前實際的運作上面似乎沒能成功向戴爾電腦取經。

     新加坡奇蹟這一篇提到,雖然新加坡只是個人口數僅有四百多萬的國家,為何可以發展成現在這樣的成績。主要原因之一,是因在上位者,清楚地看見了自己國家的問題所在,並且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彌補劣勢。反觀日本和台灣,因為民族性的關係,始終無法正視問題的根本,而僅在問題的表面上打轉。

       此篇最後有提到 緊握已知條件,追求事實真相”,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句話。問題的重點是什麼?以生管來說,經常碰到的是 “預估不準、原料包材無法準時交貨或是品質有問題、業務插單、亂改排程”。

      導致缺貨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生管要概括承擔,那是非常的結果論以及不合理。而在事情發生以後,生管員也應盡力去找出問題點在哪,在被別人質問之前,要有能力質問出問題的根本在哪。

日本首席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有質問力才有未來
  繼《OFF學》、《即戰力》後,又一個撼動全球經濟的觀點
  《質問力》能讓你看清許多社會問題,發現全然不同於媒體報導的事實真相。
  本書教你如何培養質問力,並給予想拚經濟的你我最中肯適切的建言。
  這本書主要在培養質問力,藉此讓大家不再只根據政府、媒體或分析師的說法行事,而用自己頭腦思考與判斷在發現問題後有追根究底的能力,不再做出後悔的決定。
  你還在為錯誤的決定唉聲嘆氣嗎?
  面對不斷下滑的經濟窘境,你感覺到無力嗎?當政府與媒體不斷釋出許多利多消息時,你真的要相信嗎?
  大前研一的《質問力》,教你如何看清社會許多潛在的問題,如何挖掘全然不同於媒體報導的事實真相!
  看到似是而非的雜誌報導時,你是否會先思考這背後是否有利益上的糾葛?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要如何掌握先機?該如何準確判斷?這當中的智慧,需要你我認真去學習。往往一個小小的決定,就能夠成為首富和新貧的分界線。
  大前研一說:「世界在一九八五年之後就變了。過去照著社會期望過活的人,或許還可以在買房子、付貸款、送小孩上學、靠退休金過活的日子裡安穩度過一生。然而,這種『跟著大家走』的安全年代早在一九八五年就結束了。現在是凡事都得靠自己、在不見路徑的黑暗中摸索的競爭年代,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必須擁有開創新路的能力,而這種尋光能力正是質問力。」
  本書主要在培養現代人極為缺乏的質問力,藉此讓大家不再只根據政府、媒體或分析師的說法行事,而用自己頭腦思考與判斷,在發現問題後有追根究底的能力,不再做出後悔的決定。同時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大家了解質問力已是當今社會愈來愈重要的能力。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新知識生產術


作者:勝間和代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8日
ISBN:9789866472350
      經過一連串密集式大量閱讀勝間和代女士的著作,《新知識生產術》可謂一個小總結(期待她往後的作品),我認為《新》最精彩部份是最終章“今天的5項新行動可以改變明天!”。
成果 = 知識 x 執行比例 x 留存率 
而(以下是我加入的)
  • 知識(knowledge) = 輸入 (input) x (分析+ 架構)
  • 執行比例 = 輸出(output) x 行動 (action)
  • 留存率 = 去蕪存菁(把成效不大的工具、方法、生活習慣及不必要的事丟棄)
所以:成果 = 輸入 (input) x (分析[analyse]+ 架構) x 輸出(output) x 行動 (action) x 留存率
所以,要提高成果(例如:個人所得)必須增加當中包含的因素(components),例如:架好對自己年收入有幫助的主題天線,運用影像閱讀法、有聲書增強輸入力,配以平板電腦內的電子書、有聲書app等。如何提升其他因素?
分析力:
由於勝間和代女士曾任職於麥肯錫(McKinsey),其所受的培訓極有參考價值。
大前研一亦曾透露McKinsey之解難能力以其多種框架(framework)聞名,事實上不少框架皆由大前先生所創,所有McKinsey之企管顧問必須有夠訊速整理資訊、構思新框架、創造/優化新框架的能力以將各種資訊篩減至1%的本質「若然說話沒有框架,即與主婦或上班族閒聊無異。」因此,作者落實以下的措施以建立架構力
  • 開始時以「大量」學習公司內的架構基本手冊以補「質」的不足。
  • 學習區別需要/不需要以及優質/劣質的資訊。
  • 對資訊做因數分解 (我亦嘗試在此將作者的「成果方程式」分解為不同因數)。
  • 優化既有架構以創造新框架。
       此外,有些因素是不能一揮而就的,作者亦需要透過多年工作實踐,將經驗及從失敗中所學習的精粹內在化形成「深度知慧」(可參考同名書籍)及「失敗力」。我相信情況類似《Blink》一書中的現象,透過長時間(10,000小時?)的練習自然會掌握事情的核心形成個人智慧。
     同時McKinsey善於從實際工作經驗得出的最佳解難方法以最佳實務方法(Best Practice)方式規範化(standardize/benchmark)製成手冊。顧問從其他同事學到其透過某種方式找到的「最佳實務做法」後,就能建立自己專用的框架。
      有一點需要留意:每人皆有自己的強/弱項,應集中於自己喜愛、擅長及能發揮自己價值的事情。


輸出力:
要提高輸出力可參考以下原則:
  • 產出的知識必須經過個人分析、驗証,例如:我不會將書中的大綱複製形成自己的產出,而是將書中的資訊沉澱後將精粹抽出,形成自己的框架
  • 除去專業術語(jargon)外,若能以大量數字(quantify)自己的語言寫作部落客記憶力會更深刻。
  • 如果像McKinsey顧問那樣輸出知識呢? 可以幻想自己在砌金字塔,金字塔有若干層(階層化/layering),每層有其主要核心,嘗試用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邏輯確保「沒有遺漏,沒有重複」的方法表達該層的主旨。(雖然我仍是一知半解,但大致屬於演繹法的一種吧,將來再看《邏輯思考的技術》及《金字塔原理》)
《目錄》 

前言

公開取得多種資格.獎項的新.知識生產術!

關鍵因素一 我是日本第一批能夠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使用資訊產品的世代(技術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二 我長年從事於知識生產力的多寡直接與薪資.成果相關的工作(報酬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三 自二十一歲生下長女以來,養育三個女兒以及做家事都很花時間,因此我陷入了非提高生產力不可的境地(意志關鍵因素)

第一章 自我Google化的方法
資訊才是貨幣的時代
資訊比金錢還重要
以資訊處理的「豐田生產方式」為目標
不聰明的人被聰明人不斷搾乾的危險時代
我們接收到的資訊並沒有到「資訊洪水」所描述的那麼多?
搜尋關鍵字、主題搜尋的秘訣
資訊呼朋引伴的「Give五次方法則」
勝間流.傳布資訊的秘訣
120%活用Google與資訊產品
組合運用火狐瀏覽器與地圖網站Mapion的秘技
「自己做不出來」──Google的有趣發想
「資訊撲滿」Gmail是私人的輔助腦
改變行動型態的十五個網站.十二種資訊產品
經常轉寄到Gmail去!用法簡單
既可避險又可管理時間,一石二鳥!「雙軌化」的手法
把架構、原理與原則組合成軸
和車子比起來,「沒踩踏板時也能加速的自行車」比較有利
重視原理原則論、細部技巧、嘗試錯誤之均衡
成為資訊管理高手需要兩年時間
把資訊洪水變成寶山

第二章 在資訊的洪水中看清1%本質的技術
勝間流.看清1%本質的六種技術

技術1  養成「架構力」
兩個月內減去五公斤體重、百分之五體脂肪率、七公分腰圍的秘密
二十八歲進入麥肯錫時所沒有的「架構力」

技術2  以「深層智慧力」累積經驗值

技術3  養成「失敗力」
我把外資銀行交易員的例行公事變成這樣

技術4  以共享「最佳實務做法」分頭學習

技術5  發揮不了自己價值的部份就乾脆地切除
以「不做清單」磨練捨棄的技術

技術6 不要吝於書錢,要讀好書──在網路全盛時期非讀書本不可的原因

每月花十五萬圓讀一百本書的讀書投資法
利用零碎時間迅速閱讀
翻譯書要讀什麼?──我推薦的六本小說與商業書
輔助使用有聲書的好處

第三章 提升十倍效率的輸入技術──融合了類比手法與資訊產品的方法──
勝間流.提高輸入力的六種技術

技術1  什麼都可以沒有,筆記型電腦除外

盡情當成自己的「輔助腦」使用它
拉開與敵手間差距、我推薦的軟硬體
筆記型電腦要以「定期壞掉」為前提

技術2  準備一個包括影像閱讀法、拇指Shift、心智圖等方法在內、自己獨有的作業系統
成為我寫書契機的影像閱讀法秘密
實現「速度成為一點七倍.按鍵數減少四成」的拇指Shift輸入
合併使用手寫與MindManager的「心智圖記憶法」

技術3  均衡使用類比輸入與數位輸入
為何所有東西都數位化之後,效率反而降低?
數位化的三大好處──集中管理、可搜尋性、重覆使用性

技術4  減少多媒體資訊,將實際體驗、他人體驗與好書當成三大資訊來源
盡可能別看電視
提高「自我媒體」感度的方法
在麥肯錫學到的資訊的「天空→雨→傘」
把五千名女性工作者凝聚在一起的「麥田」威力
別小看書──好書是便宜的優良資訊來源

勝間流.讀投資法七原則
讀書投資法1 書是與作者間的對話。要以對話的心情去讀
讀書投資法2  即使不打算馬上讀,也要先買。不買的書就不讀
讀書投資法3  五千日圓以內的書要毫不猶豫買下。想成是一次的酒錢就不會覺得可惜──兩千日圓以上的書是沉睡的寶山
讀書投資法4  打開自己的主題天線後,就會自動看到需要的書──我最近關心的五大主題
讀書投資法5  暢銷書固然易讀,內容卻未必紮實。好書要自己找尋
讀書投資法6 應該予以保存的書,占所買的書十分之一即可。重要的是把內容留在腦中──書要讀過即丟
讀書投資法7 讀書時要用速讀技巧,速度最優先。不做畫線或整理摘要等麻煩事
收費資訊是「優良資訊」──麥肯錫時代很有效的「焦點團體訪談

「知識的三點測量法」──構築複眼觀點
技術5 多活用眼睛以外的感覺器官,特別是耳朵──一面吃好吃的東西一面開會之所以會有效果的原因
技術6 睡眠是投資!多運動、好好睡

第四章 成果變為十倍的產出技術──麥肯錫直接傳授!金字塔結構與MECE的力量──
勝間流.提高產出力的六種技術

技術1 創造自己獨有的產出、自己試著確認輸入資訊

技術2 試著以語言表達自己的學習
在麥肯錫鍛鍊出來的、易懂的說話法
唯有使用自己知道的語言才能產出

技術3  養成經常把自己的學習轉換為數字的習慣
過去「天屋」似乎很流行,為何其他企業不進入?

技術4   從自己的學習中篩選資訊、找到主軸──簡略化、階層化、架構的方法
金字塔結構與MECE──改變了我的大型武器
只要在講話前意識到四件事,就能改變印象

技術5 試著把自己的學習整合到部落格中表現出來

技術6   把自己的學習出版成書──一旦出書,人生的舞台會改變
寫出暢銷書後大幅改變的事
如何才能出書?

第五章 從根基支持知識生產的生活習慣技術──
投資於零碎時間、體力、睡眠的發想轉換之建議
勝間流.支援知識生產的五種生活習慣技術

技術1 極力遠離吸煙、喝酒等知識生產的六大危險因子──原本吸煙十四年的我之所以戒煙的理由

技術2  養成有效活用零碎時間的習慣

技術3 好好確保睡眠時間、使其發揮整理資訊與消除壓力的功能—以「快眠記憶墊」做伸展體操

技術4 為養成知識生產的集中力,要培養體力──可能持續下去的幾種小道具

技術5 費心於對頭腦與健康好的飲食生活──盡量少吃白色的、動物性蛋白質
創造不輸給Google的自己

第六章 提升自己十倍實力的人脈創造技術──資訊的Give五次方法則──
為何我會獲得「全球最值得矚目的五十位女性」與「雅芳女性大賞」?
提升自己實力十倍的五種人脈創造技術

技術1 資訊要「Give&Give&Give&Give&Give」──暢銷書的背後有部落格粉絲

技術2 提升電子郵件的質量、擴大聯繫──勝間流.交換電子郵件的五個心得

技術3 活用社群群組寄件等功能,成為人的聚集基地──自己成為領導者經營看看

技術4 巧妙地併用午餐會議──平日花三天投資於午餐的原因

技術5 尊重自己的溝通風格──以自己擅長的技巧創造終極人脈

最終章 今天的五項新行動可以改變明天!
今天的小行動可以改變明天
成果是以「知識╳執行比例╳留存率」決定的

新行動1 為看清資訊的本質,要在腦中製作收納箱
新行動2 為提升輸入力,要把好資訊當成腦的養分
新行動3 為提升產出力,要在部落格裡全部寫起來
新行動4 為維持知識生產,盡可能改善生活習慣
新行動5 為創造知識人脈,要實踐Give的五次方
不管再怎麼小,開心的體驗累積起來,就可以改變我們的行動

結語

◎附錄
〔十六種愛用的資訊產品與軟體〕
〔一百一十六本推薦書籍〕
〔三十三本嚴選英語有聲書〕 


《序》
推薦序

新時代中知識工作者生存之道
許士軍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目前這個世界己從工業經濟時代邁知識經濟時代,往昔那種由藍領或白領工作者扮演的主流角色,也將為一種「知識工作者」取代。在這新時代中,如知識經濟大師史都華(Thomas A. Stewart)早在1998年十月一期<財星>專文中所稱:「所謂新經濟,就是一個知識在投入與產出兩方面所占價值都不斷增加的經濟;此時不管人們所購買的或所出售東西中的價值,主要來自知識」,同樣地,前史隆管理學院院長梭羅(Lester Thurow)也在他的巨作<資本主義的未來>中聲稱:「腦力產業取代自然產業成為主流;創造、運用與組織腦力的能力取代自然資源與資本成為新的競爭關鍵」。而本書作者也說,未來的領導者將是一些「擅於收集、分析和產出資訊」的人。

     在這知識經濟時代,整個社會生態的生存之道都改變了。這至少包括了三個層次,一是國家層次,知識代表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源泉,政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提昇人民的知識水準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一是機構層次,包括企業和種種非營利事業,依靠知識以服務人群並創造本身價值,使得有關知識管理成為所有其他業務或功能管理之支持基礎;再則是知識工作者的個人層次,他們必須不斷自我學習新的知識才能保持本身的價值與貢獻能力。在前兩個層次,都有無數書籍加以探討,而目前本書所探討的,就是屬於知識工作者這一層次,也就是他們在這個角色上的生存之道。

     換句話說,身為新時代寵兒的知識工作者,有關他們如何創造、運用與組織其腦力,將他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上以創造價值,就是這位號稱「女大前研一」的勝間和代女士在本書中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何提升和創造知識生產力。

     這一問題之所以值得我們重視,在於過去人們從工業經濟中所學到的一套想法和作法,在這上面是應用不上的。具體地說,在工業經濟中,人們所面對的是勞力、土地、原物料和資本,所追求的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進品質、準時交貨這些事項,靠的是具體的機器設備、技術和程序。在這些狀況下,工作者只要以認真勤勞的態度,嚴守紀律和SOP,大致就可以達成任務了。它們和如何提高知識生產力--事實上就是創新--完全不是相同的一回事;原因在於,後者背後所講求的要素和邏輯乃來自不同的管理典範

       然而本書所討論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並不是純粹理論性的,在這方面它是一本具有實用價值的書。作者在前言中開宗明義地說,本書所要告訴你的,就是做為一個知識工作者如何提升知識生產力的技巧。這種技巧,代表作者長期從事投資顧問工作中經驗和學習的累積。基本上,作者指出,任何人要成為一位成功的知識工作者,取決於三類關鍵要素:
首先,他必須充份掌握使用資訊工具和方法的能力,
其次,他在知識生產力上的貢獻必須獲得相應的報酬,
第三他必須處於一種非提高知識生產力不可的情境中。
這三個關鍵所涉及的,包括能力、動機和意志力是三方面的因素。

    至於人們在這三方面應有怎樣的認識,又應採取那些方法以求實現,書中分別以條列的方式,歸納出具體的技術和行動,有如一本手冊。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所稱的技術,並不是像烹飪術一樣,規定細得分毫不差,這對於知識生產力是不可能的。它所說明的,乃是一種態度或行為,例如要養成「架構力」,指的是選擇與分析資訊應根據一個邏輯模式而非雜亂無章;又如書中說,讀書並非單方面生吞活剝,而要當做是和作者對話。諸如此類,本書仍然留給讀者極大體會和揣摩的空間。

    事實上,要能有效學習和提高知識生產力,並不只限於技術和行動本身,而和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譬如在書中所提出的建議中,包括遠離菸酒,活用零碎時間,保持充份睡眠和體力,注意飲食,都可以說是固本之道。再者,書中也說,要能充份發揮知識生產力,也不是由個人閉門造車,獨善其身所能做到,必須和他人有效溝通和分享,相信這些都是作者從本身長期經驗中所體會到的箇中三味,如今她毫不吝嗇地願意提出來和讀者分享,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和學習。


原來生活也有知識
洪明洲
亞洲管理經典研究中心
中國文化大學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我們每天都在上網,很多工作也都上網完成,坊間也很多書教我們如何上網獲取資訊或知識,但很少書像這本一樣,敢從資訊科技角度,教我們有系統地建構知識,提升個人「數倍」生產力。

       勝間和代被譽為女大前研一,這一稱號給予我比較兩人的興趣,從兩人身上所散發的對比,讓我們對「新-舊知識經濟、男性-女性、東方-西方」有更深入的瞭解。

      首先,在講究順服、謙讓日本社會,兩人都很特立獨行,屬於標新立異、敢於挑戰傳統的異類。兩人都深受職場工作經驗的影響,特別在麥肯錫或外商的磨鍊。兩人非常敢於表現自己:喜歡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經驗赤裸裸地發表,毫不保留。兩人也都掌握到新知識經濟時代下工作與生活的秘訣:運用網路或傳播媒體(包括書籍出版),大量製造知識,開創具有個人高知名度的事業。

      舊知識經濟時代人們主要靠工廠生產與街頭商店買賣致富,新知識經濟時代的重心在媒體(網路),必須用全新的思維來經營自己,才能大幅提升個人生產力。但是很多人的習慣還停留在舊經濟時代,不會利用網路平台來「工作」,也欠缺利用資訊科技來創造知識價值的技能,所以,生產力無法倍數提升,這是勝間和代與大前研一兩人大力倡導的「知識」:如何藉助資訊科技來提升生產力,進而累積個人財富,他們兩人也都因此致富。

       我個人曾為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寫過一篇「臭屁的大前研一,永遠的顧問師」導讀,那篇導讀很多對大前研一的觀察,也可以適用於勝間和代:兩人都有敏銳洞察力,都深諳麥肯錫模式的思考,能對人云亦云的觀點發出振聾啟瞶的警鐘,也因此兩人都很「臭屁」,喜歡拿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別人。不過,源於「男性-女性」的差異,兩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勝間和代是傑出女性,育有三女,身兼母職。在男人主宰的職場世界要出人頭地,需要更多的智慧、搏鬥與掙扎。所以,勝間和代的體驗有大前研一缺乏的細膩,她的思想更根植於現實,沒有大前研一的高調與宏觀。這本書充分顯露她從自己的生活細節理出很多創新的事業經營之道,而大前研一的著作多數取自擔任大企業、大機構的顧問經驗,很多題材不是凡夫俗子能夠消化的。

    例如在應用麥肯錫傳授的金字塔結構與MECE的思考技術方面,大前研一會以挽救日本經濟的重建計畫為例,提出恢弘建言,並大肆批評日本官僚政府的僵固、迂腐,他的書充滿男性主義的憤世嫉俗、憂國憂民,也展現男人當家的霸道。相對的,勝間和代的書較為入世,她會舉出日常生活中應用麥肯錫思考技術的經驗,從中理出己利利人的方法。她的經驗很多都是個人讀書、學習英文、說話溝通、減肥等生活小故事,勝間和代將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擴張到理財、創業、網站等知識產業的經營之道,一般人較容易心領神會。

    我曾說大前研一是日本的怪胎,他的思考有日本人的細密深沉,也有西方人的系統周延,兩者構成新知識經濟時代的最佳優勢組合,勝間和代似乎也有這樣混合。對於同受東方文化影響的華人而言,我們很需要這種組合,它讓我們不會陷在細密深沉的泥沼中,以更周延的思考來立足於資訊爆炸的社會,不斷反饋自省,才能提升自我。這本書最可貴的是,它不僅教我觀念,更教我們技能──特別是上網搜尋與整合知識的技能,使我們在茫茫「網海」中找到知識,這是大前研一比較難告訴我們的。


《內容連載》
§內文§1
資訊就是貨幣的時代

資訊比金錢還重要

    為提升知識生產力,有一件事我希望各位讀者想看看。
那就是,「資訊就是現代的貨幣」。

    如果我們擁有品質優於他人的資訊,或者我們能高明地在加工資訊過後創造出新資訊,無論其形態為何,都能夠轉換為貨幣(賺錢)。

    反之,一個人再怎麼有錢,如果未能掌握適切的資訊,可能會隨隨便便就虧錢;或者,一個人再怎麼想賺錢,若缺少適切的資訊,也不可能賺到錢。

    因此,提升知識生產力,就形同是「如何高明地取得資訊、自己加工、產出,再連結到賺錢之上」。這是資訊之所以是貨幣的原因。

    那麼,為何資訊會變成貨幣呢?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目前的狀況。

    世稱「OECD會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先進各國,在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等三類產業中,第三級資訊.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已經成為多數。這是因為,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的生產力已經提升到一個程度,只要少數幾個人,就能充分提供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食品、日用品、家電等需求。

     這麼一來,食衣住行已然滿足的我們,經濟的中心就會漸漸像「服務化」「資訊化」所描述的那樣,整個朝著以服務與資訊為中心的產業移動。也就是說,最早以前是狩獵與農耕能力出色的人成為領導者,後來是擅長製造業的人成為領導者,現在則是擅於資訊的收集、考察、產出的人會成為領導者。

    至於用所投入的錢獲得報酬,也就是用資本獲得報酬的資本主義原理與原則,雖然與先前沒有太大的不同,但由於在擅於處理資訊的人或技術的周邊,會有希望予以活用的人聚集過去,因此金錢會以資訊為中心流通起來。「Google」(http://www.google.co.jp/)就是其象徵。

     「資訊比金錢還重要」、「資訊的活用方式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也就是附加價值的多寡」。一開始,請各位當成是咒文一樣,先把這些話記在腦海中。

以資訊處理的「豐田生產方式」為目標

    不過,即便大腦知道「資訊具有高於貨幣的價值」,但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如何在資訊的洪水中提升生產力,我們還沒有累積足夠的知識。

     但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電子郵件與網際網路具體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充其量只是近十年左右的事而已。比如說,在工業製品方面,已經存在著豐田汽車前副社長大野耐一先生所寫的《豐田生產方式: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鑽石社出版)那種出色的著作;但是在資訊管理方面,出色的著作所談的,也僅限於以紙為媒介時的資訊活用方式而已,沒有談到資訊科技的部份;此外,即便使用資訊科技,尚無體系成形也是一個問題。

    因此,講誇張一點,本書是以構築一個使用資訊科技、在資訊處理方面的「豐田生產方式」為目標。

愚者被智者不斷搾乾的危險時代

    由於現代存在著一種「使用資訊賺錢、再把錢拿去購買資訊」的良性循環,擁有資訊的人,或是能夠從資訊擁有者那裡取得資訊的人,和無法做到此事的人之間,今後的差距將會愈拉愈開。

    過去,我曾經從朋友那裡聽到一句深受打擊的話。

      他說,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一種「金錢從愚者身上往智者身上移動的機制」。這裡所謂的「智者」和「愚者」,應該可以替換為「是否握有具有價值的資訊」吧。

      我把這樣的狀況稱為「資訊主義」。所謂的資訊主義,換句話說就是「金錢從沒有資訊的人身上,往持有資訊的人身上移動的機制」。

     極端的例子是,為匪夷所思的賺錢故事所騙、金錢遭到詐取的那種情節。講難聽一點,資訊主義也有它「智者不斷搾乾愚者」的一面。

     而由於優質資訊需要一定的勞力與金錢才能獲得,能夠投資其上的人會愈來愈富有,無法投資其上的人會不斷被搾乾,成為一種兩極化的發展。

     當然,為防止極端的兩極化出現,仍有政府與社會福利的存在,因此貧富不會純純由資訊化來決定。不過,就基本概念來說,在資訊主義的社會中,擁有更多資訊的人(智者),還是能夠合法地從沒有資訊的人(愚者)身上奪走金錢。這一點,必須銘記在心。

    雖然說「資訊多如洪水」,但我們所接觸到的資訊,其實並沒有到那麼多?

不    過,我認為,雖然世人都說資訊多如洪水,但事實上,大部份的人接觸到的資訊量,都沒有到有如洪水的地步。
比    如說,一般的上班族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寢為止,吸收了多少的新資訊呢?大部份的人恐怕每天都反覆過著同樣的生活吧?早上起床,看看電視新聞,在電車內看看相同的懸吊廣告,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又沿著同樣的路線回家。我想,就是這樣的型態吧?

    此外,即便說資訊多如洪水,我們透過五感所能獲取的資訊量,在每單位的時間內還是很有限。像是一分鐘能讀多少字、一天能見多少人,這些都不可能和別人相差到幾十倍之多。

因     此,取得資訊的技巧,並非因人而異、全憑運氣的特殊技巧,而是要有意識地增加取得資訊的機會,是一種任誰都可能提升效率到某種程度的技巧。

搜尋關鍵字、主題搜尋的祕訣

要想提高取得資訊的效率,首先需要的是「問題意識,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主題」。

     所謂的問題意識,相當於搜尋引擎的關鍵字。即使知道Google與Yahoo!之類的優秀搜尋引擎,但如果不知道關鍵字,就沒有辦法搜尋。同樣的,取得資訊的機會再怎麼均等,一旦缺少關鍵字,也得不到資訊。

      自己若能有多個主題,應該會比較好。一旦有什麼自己略感在意的事,就以該主題為基礎,養成經常搜尋的習慣。

      比如說,我設定為主題而經常思考的有,「提升勞動生產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效活用資訊科技的方式」、「改正生活習慣病」,以及「組織的有效運作方式」等等。因此,無論在日常會話中或在閱讀時,只要出現這些主題,資訊就會自然而然向我飛來。

架構、原理與原則組合成軸

和車子比起來,「沒踩踏板時也能加速的自行車」比較有利。 

    此外,收集到優質資訊還有一個效果,就是「行動會自動最適化」。也就是說,藉由篩選出優質資訊,將可自然而然導向「在現在的條件下,對自己而言最適於採取的行動」。

    舉個具體的例子,最近很流行騎自行車通勤。針對自行車的效用,我已反覆在自己的作品或媒體上說明過。但不是只有我而已,最近騎運動自行車通勤的人變多了。只要合理地考量到「可解決運動不足的問題+省時間+近年來自行車的性能提升了+可節省油錢或養車費用」等因素,就能自動歸納出「騎自行車比開車好」的結論。

      現在,我每天會騎自行車約二十至四十公里。不過,對於不習慣騎運動自行車的人而言,應該會對我的話感到驚訝吧。因為,在他們眼中,自行車就是前有籃子後有座椅的淑女車,這種車重達二十公斤上下,騎個三公里就會氣喘吁吁了。

      但我所騎的自行車是比賽用的,重量只有八至九公斤左右,疲累程度與騎乘速度都大不相同。時速約可騎至二十五至三十五公里左右,即使考量到等紅綠燈的時間,每小時也可以騎個十四、十五公里。

       而且,由於我安裝了「附GPS攜帶式導航儀」,可以直接騎最短距離,我的鞋子也是專用的SPD鞋,它能夠與踏板密合,不光是踩踏板的時候而已,就連踏板上拉的時候,自行車也會加速。也就是說,在擁有運動自行車+附GPS攜帶式導航儀+SPD專用踏板的機制之下,我才能夠舒適地騎行車移動(參見本書開頭處的彩頁)。

      在提升資訊處理的生產力時,也是完全相同的想法。先將最適工具組合起來,才能獲得成果。

        以上這些資訊,我全都是從網路、書本、自行車行等來源取得,才逐一找到最適工具的。一開始我不知道什麼組合才是對的,就先購買入門的自行車,實際騎看看後,在嘗試錯誤下,才花了好幾年踏實地累積起經驗來。

      很多人會飢渴地吸收所有關於賺錢,或是好像可以直接賺到錢的資訊,但對於如何比較有效率地取得能夠幫忙賺錢的資訊,卻不是那麼積極想知道。至於和其他握有資訊的人交流,就更加不積極了。

       然而,現在資訊就是貨幣。因此,想賺錢的話,就要收集資訊、予以組合,然後連結到行動的變革上,分成幾個階段賺錢。這麼做看起來是在繞遠路,事實上卻更能接近目的地。

重視原理原則、細部技巧、嘗試錯誤之均衡

不過,多數人卻不知道該如何具體提升資訊管理或知識生產的技術。

     以Gmail為例,各位要如何在這服務推出之後,就馬上能得知它的存在?另外,又要怎麼從朋友那兒拿到Gmail的邀請信(開始時要有邀請信才能使用)?

我認為,要想提升知識生產的技術,以下三者不可或缺。
(1) 學習原理與原則
(2) 學習遵循原理與原則的技巧,也就是個案
(3) 以個案為範本,在嘗試錯誤中找出自己的做法


      最近有個很讓我在意的趨勢,就是很多人對於資訊都變成「告訴我先生」(譯按:指自己不先查,就直接找別人問答案、幫忙解決問題的人)。所謂的「告訴我先生」,就是跳過了上述的(1),直接想要知道(2)的技巧,而且在用過看起來可以馬上使用的技巧,卻用得不順利時,就馬上又去找另一種技巧,也就是反覆在做「選購技巧」的動作。

      當然,資訊愈具體愈好。因此,我在本書中提到的、自己使用的方法或產品,我都會詳加說明。可是,這些方法或產品,充其量不過是我「為了實現某種原理與原則」而做的個案研究而已。

        例如,自行車的例子就是,如果你想試著騎自行車通勤,還是必須自己先騎看看,掌握一下騎車的感覺。就算你買了和我一樣的自行車或導航儀,也未必就能和你的狀況與制約條件相吻合。

       我認為,學習不是用腦,而是要用五感一起進行;最近流行的學習理論也抱持這種看法。在學習某種新技巧時,要實際執行看看,用你的五感、用你的皮膚感覺,從行動中慢慢學到平常該怎麼做比較好。這一點很重要。

成為資訊管理高手需要兩年時間

       資訊管理的高手都有一套流程:先從原理與原則中學習個案,再以個案為範本自行匯整想法、付諸行動,然後從個案中找出成為自己核心的架構(思考的框架),最後,再掌握該架構與原理原則間的整合性。

      只要獲得適切的指導,又能持續學習下去,大約兩年可以到達高手的領域。這是我在麥肯錫與安達信接受新人訓練的經驗法則。有趣的是,職業運動也是,要成為高手,得要接受兩年的嚴格訓練;MBA及其他專業教育,也都是以兩年的課程為主流。

       從我們吸收某種資訊、使之成熟、試著操作,一直到完全理解為止,恐怕就是需要兩年的時間吧。人類的細胞彼此替換、把我們所下達的指令傳達到每個角落為止的時間,或許就是這麼久。

      關於資訊管理,在此先把「細胞記憶」的概念介紹給各位。

      這種概念認為,我們的記憶或資訊處理不是光靠大腦,而是靠全身一起來做的。

       具體來說,在心臟、肺臟或角膜移植後,這些器官原本主人的嗜好、姓名、看過的風景等等,會漸漸出現在受移植者的記憶之中。常聽到一句話說「腦子已經懂了,但身體還沒跟上」,倘若細胞記憶的假設是正確的話,這樣的事就是想當然爾了。

       無論如何,我們不可能只因為學會一點Google的使用方式,明天開始生產力就大幅提升。不過,只要能成功地漸漸控制自己的行動,等到兩年後,一定會有成果的。

把資訊洪水變成寶山

      身處於我們現在這種資訊主義的社會,再怎麼不情願,生活與工作勢必都是以資訊為主軸。因此,若無法在資訊管理上養成某種自衛的手段,將會在原本或許沒什麼大不了的資訊洪水中,覺得自己好像快淹死了一樣。這與現代人很像,現代人的飲食生活很容易就會變成高卡路里、膽固醇過高,而罹患生活習慣病。

      不過,只要能針對飲食生活抱持著正確的知識、維持正確的生活習慣、運動與飲食,還是可以遠離生活習慣病。

      同樣的,只要我們能學會主動管理資訊的技術,看來像是資訊洪水的景象,其實會是我們的寶山,我們可以從中不斷把資訊轉換為貨幣。

      不只如此,我們也可以在不必長時間工作下提高生產力。除工作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嗜好上,資訊都會引導我們、帶領我們前往更加快樂的正確方向。

看清1%本質的六種技術

技術1養成「架構力」
     我們無時無刻都是以五感在取得新的資訊。

     但資訊如果一直只是素材,只是純粹堆成一座「資訊山」,那與其由人類來收集,還不如交給Google做,會有效率得多。

    我們人類能做的,是從「資訊山」之中找出共同點或相異點,看清楚自己手邊資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該怎麼在自己的生活中活用該資訊。我稱之為「架構力」。

      無論是與別人交談時、讀書時、在路上行走時,都要經常運用架構、創造架構,持續地思考資訊、整理資訊。

       這裡所謂的架構,指的是「依循特定目的整理出來的思考框架」。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思考的抽屜」。如何針對資訊制定主軸、如何分類資訊、區分資訊的不同使用時機,以及創造整理資訊的場所,都是由架構來決定。

       而在資訊進入腦中時,要經常自行為它加上標籤,區分使用時機,在腦中的適切場所保管它。

       簡單舉個架構的具體例子,比如說,在寫文章時的「起承轉合」,就是很容易了解的架構;商業用語方面,策略的3C(顧客Customer,公司Company,競爭者Competitor)與行銷的4P(價格Price,通路Place,產品Product,促銷Promotion),也是思考的架構。

       把多樣東西整理成「七種習慣」或「三項法則」之後,之所以會變得容易理解,也是因為給了它架構。本章的內容也是以「六種技術」的形式提供了架構。

        只要運用「策略的3C架構」,業務員就能把資訊區分為「公司產品的相關資訊」、「顧客相關資訊」、「競爭者資訊」,予以管理與分類了。
         或者,只要運用「行銷的4P架構」,也能夠整理出自己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為何會輸給競爭者。還有,在市場中出現風評良好的產品時,也可以藉由架構的運用,解析出該產品風評良好的原因。

       還有一點很重要,架構這種東西,是要一面使用許多先人為我們開發出來的各種架構,一面再自行創造新的架構下去。很多地方看到的那種以圖解或手冊介紹的做法,也是一種架構。只要能意識到大約幾百種以上的架構,資訊收集力就會大幅增加,自己也會變得能夠創造架構。

二十八歲進入麥肯錫時所沒有的「架構力」

        即便如此,我注意到架構力,是在二十八歲時,轉職至麥肯錫公司後的事。正在閱讀本書的各位讀者,我想應該不太有那種習慣,在平時整理資訊或日常對話中使用架構。

        我剛進入資訊處理的專家集團麥肯錫時,常常有人說,我的話很難理解,也很乏味。別人也說,即便我講的事情很有趣,但是沒辦法做為資訊活用。

      相對的,我也完全無法理解,為何多數麥肯錫的企管顧問總是能夠整理資訊、創造出新的想法?

       缺乏那種架構力的我,在剛進麥肯錫時的績效,以及據以獲得的考績,也很不理想。由於在那之前,我一直只從事會計師與金融業,原本就沒人給過我什麼「架構」,因此也沒有那種「自己構思新架構、創造新架構」的想法。

        就在我煩惱著自己講的話為何這麼難懂時,和一位一畢業就進入麥肯錫的資深女性顧問交談之下,她沒有惡意地這麼對我說:「在麥肯錫,講的話如果沒有架構,就等於是主婦或上班族在閒聊一樣。」

       當時我想道,「啊,原來如此」。沒錯,我的想法沒有架構,我講的話對於對方而言,聽起來就像是閒聊而已。只要知道了原因,問題就等於解決八成了。

後來,發現自己有必要養成架構力之後,我慢慢改善了以下幾點。
(1) 能區別需要與不需要的資訊
(2) 能區別優質資訊與劣質資訊
(3) 能對資訊做因數分解
(4) 能區別本質性資訊與其他資訊
(5) 能根據既有的架構,創造出新的架構

      由於在麥肯錫有那種收集了很多架構的基本手冊,每天我一直在看這些手冊。在大概學會約兩百種基本型態後,我總算能以獨當一面的顧問身分在外活動了。總之,透過「量」方面的擴大,可以在開始時補「質」之不足。

     或許你會有疑問,怎樣才能取得架構?很多資訊其實已經依照架構整理好了,只是沒人明確指出它是「架構」而已。

      比如說,在教導別人時的「能力╳意願矩陣」(根據教導的對象有沒有意願,有沒有能力而區分為2╳2的矩陣,再依四類不同對象改變教導內容的一種技術)就是一種架構,暢銷與成功有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裡的七個習慣,也是一種架構。報紙也是依照一定排法的文字方塊在紙面上編輯,才送到我們手中的。只要弄了「架構」這種概念,實例在我們身邊要多少有多少。

         必須知道的只有一件事:「架構」這種有用的東西所在多有,它們能夠匯整資訊,讓你有效率地吸收資訊。



       資訊洪流總是讓人感到焦慮,勝間和代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架構力」。這是我讀本書最大的收獲。



為了讓資訊的累積成為個人有用的知識並增加生產力、成為「善於收集、分析和產出資訊」的人,本書是實用的指導手冊。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努力把看書的心得轉化為有用的資訊,發表在blog上和大家分享。往後進一步可以在email上傳播,並且用午餐約會的方式多多和他人交流。

依資訊取得、轉化、產出的架構,區分如下:

 1. 有效資訊的取得(get info.)  input

      關鍵在於抱持著「問題意識」。當我們在意一個主題時,就會去尋找相關的資訊,就像在google中打入關鍵字搜尋一般。而且把資訊傳播,可以更有效率地增加資訊。我認為在與他人的交談中可以加進這樣的意識,促成有意義的資訊交流。



2. 提升產出知識的技術(produce knowledge)  output
  

     1. 學習原理與原則

     2. 個案,也就是學習遵循原理原則的技巧

      3. 以個案為範本,試誤找出自己的方法

      然而在實際上我們比較常接觸到的是個案,於是就有必要去分析其後的原理原則,然後依此再去變化。例如不要一看就拿香跟著拜(2),先想好為什麼拜、拜的是什麼(1),也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燒紙錢比較有效(3)XD



3. 資訊的分析處理  process



     「架構力」是貫穿本書的主軸。架構是為區分異同、時機、分類、制定主軸、標籤化等等依特定目的而整理的思考框架。例如4P3C、起承轉合…。甚至勝間和代舉例他對於減肥資訊的蒐集,在取得各式資訊後整理成9個要點,然後轉化為行動,取得成果!咒語力量一個生動的譬喻就是「在腦中製作收納箱」,以自己的話和想法咀嚼後再裝入箱子。試著選擇一個主題開始。



     以上我認為可以如此歸納本書的重點(現學現賣起來了),而相關的技巧也很有可觀:



提高輸入的技巧

    諸如使用NoteBook、心智圖、影像閱讀法、午餐與人見面…。重點在於三大資訊來源是:實際體驗、他人體驗、好書。而他人體驗的取得,又以直接見面請益為最佳,若是第三者的轉述,那就難免失真了。



1. 要提升實際體驗的資訊輸入,需要適切的工具和技巧。並且要注意目前的資訊是定位在資訊三階段「天空、下雨、雨傘」(事實、認知/推論、行動)的哪個部分。



2. 而他人體驗的資訊輸入,重點在於「如何吸引優秀人士以朋友身分定期交換資訊、彼此聯繫」了!結論就是要讓自己更有魅力!



3. 好書:速度優先、以和作者對話的心情去讀。勝間和代不建議針對單一一本書整理摘要,而是幾本相關作品一起整理。這點我覺得不妨試試看。隻是對於好書,還是會想好好吸收整理一下呀…

   
      並且,不要偏於單一觀點,要從複數觀點取得資訊。例如不同的書、不同的人。而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睡眠是一種投資,要多運動、好好睡,以提高資訊輸入的效率。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太過勉強看書,反而不是好事呢!

       鵝媽媽英語資訊的輸入還須注意是否真實。美國經濟學家Tyler Cowen在(Be suspicious of stories)提到資訊常被過濾、簡化、甚至操弄,我們不應輕信。勝間和代也提出應自行驗證所輸入的資訊。



提高產出的技巧

     輸入與產出的時間大約相同。這樣看來,我花在產出的時間太少了呢!重要技巧在於:言語表達、轉換為數字、架構化、發表。



1. 言語表達時要注意對方理解的程度、有邏輯的分解、說明。並先安排好交談目的、順序、期待的反應等。其實,就好像開會呢!

  
2. 架構化是揉合了簡略化與階層化的立體樣子,謹記「愈簡單愈易傳達(簡略化)」、「必要時可取得深入資訊(階層化)」、「掌握整體樣貌(架構化)」三點。例如金字塔結構與MECE,就是很好的概念。甚至可以在會話、信件中開始練習:

(1) 想傳達的整體樣貌?(年假一起出國玩)

(2) 可拆成什麼構造?(時間、行程、下訂)

(3) 簡略化的重點訊息?(初四、華航自由行、東南旅行社)

(4) 在這重點訊息中,有什麼進一步階層資訊?(航班、機位、飯店、價錢、連絡電話…)



3. 至於寫blog、甚至出書,重點在於找個主軸、以自己的話去整理,而不是隻整理書中寫的東西。這…我…orz(被箭射中) 好好努力提高附加價值!

  
成果=知識x執行率x留存率 (早點睡、真的有早睡、每天都乖乖早睡@@)

     知道了就要去做、然後養成習慣,提升自己。這樣才會有好的成果。那這樣一來,雖然知道得少,但確實去做,還是可以有豐碩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