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銀河系中的超級地球可能非常普遍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幾乎每4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中,就有1顆可能擁有小如地球般的行星。這個比例之高,讓天文學家們相當驚訝。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文學家安卓霍華德(Andrew Howard)等人利用位在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Keck),5年來共探索了166顆與太陽相距80光年內的類太陽恆星(sun-like stars),研究它們周遭的系外行星。
這些系外行星的質量從3倍到1000倍地球質量不等,但與母恆星的距離僅0.25AU以內,約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的1/4而已。Howard等人的獵行星小組主要是利用行星重力對母星所造成的位置擺動,也就是所謂的「徑向速度法( radial velocity)」來搜尋可能的行星。(1AU=1億5000萬公里)
Howard等人的研究結果挑戰了一些關於行星形成理論的關鍵預測,絕大部分行星是在遠離母星的地方形成,而靠近母星的熱區是所謂的「行星沙漠」,擁有 30倍地球質量以下的小質量行星的數量將驟降至幾近於0,只有質量比較大的巨行星能逐漸遷移軌道至熱區中。不過Howard等人的結果卻與此相反,勢必衝擊行星形成相關理論的研究。(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銀河系近三成行星類似地球 適合生物居住
中評社香港10月30日電/一項研究稱,銀河系的眾多恆星中大約有1/4都擁有和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因此,銀河系中適合生命生存的系統可能比我們之前想像的更多。
大公報綜合報道,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這項研究由美國太空總署資助。參與報告撰寫的傑夫馬西稱:“數據告訴我們,在銀河系中,每100顆恆星便有約23顆和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